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公益诉讼案例库 > 典型案例 > 其他典型案例 > 安徽 > 文章 当前位置: 安徽 > 文章

淮南市潘集区人民检察院诉汪某高、汪某东 等人非法采矿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

时间:2020-04-29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安徽检察院 - 小 + 大


【关键词】

淮河流域 非法采砂 认罪认罚 行政机关评估报告 民事责任划分

【要旨】

检察机关通过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方式,按照“大按份小连带”原则依法科学厘清民事责任,请求刑事被告人和其他侵权行为人共同承担生态治理修复费用,有效保护淮河流域生态环境和资源。委托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对口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生态修复工程概算评估报告,破解了非法采砂生态修复鉴定评估难、费用高、周期长的难题。将刑事办案方法与民事追偿技巧充分融合,促使行为人认罪认罚,预缴生态环境修复费用,实现了司法效益、惩治和预防犯罪、保护公益的最终目的。

【基本案情】

汪某高利用丰厚利润分成和高额的固定工资,对内依靠宗族关系发展家族成员汪某东等人,对外依靠裙带关系笼络社会闲散人员陆某超等人,逐渐形成以盗采河砂为主业的恶势力犯罪集团。该犯罪集团先后购买数艘采砂船,在未取得采矿许可证的情况下,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多次在淮河流域淮南潘集段禁采区非法采砂并出售给他人获取非法利益。王某洋等人为谋取非法利益,明知汪某高等无采矿许可证,仍将汪某高等人采砂船从河底所吸河砂直接打入其接砂船,同步完成装载、运输、收购河砂。至案发前,汪某高等人非法采砂42960吨,非法获利187.95万元。另外,汪某高等人非法采砂期间,时任淮南市淮河河道管理局副局长、采砂管理局副局长的汪某及该局股长、潘集区打击淮河河道非法采砂办公室成员陈某充当“保护伞”,多次通风报信,帮助其逃避处罚。

【检察机关履职情况】

提前介入引导侦查  潘集区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部门按照规定将本案线索及时移送至公益诉讼部门,并启动一体化办案模式提前介入,引导公安机关对恶势力犯罪集团非法采砂、破坏生态环境进行取证,闭合证据链,夯实案件基础,使得民事公益诉讼紧紧融合刑事诉讼程序。

调查核实  案发区域无河底原始水文资料,无法进行案发前后图层对比,损害后果无法鉴定,一度让诉讼难以推进。潘集区人民检察院突破传统思维局限,委托该市水利局从行政管理角度、在专业范围内以书证的方式出具《评估报告》。该报告建议对汪某高等人非法采砂行为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概算投资分别为532.7万元、725.23万元,解决了鉴定难题。

认罪认罚  审查起诉阶段,潘集区人民检察院发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优势,促使侵权人在案件起诉前即向检察机关预缴生态环境修复费用97.7万元。

诉讼结果  2019年9月29日,潘集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陈某犯非法采矿罪、受贿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汪某高等22人犯非法采矿罪,吴某杰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分别判处九年半至一年不等刑期,并处罚金。刑事附带民事被告汪某高等承担淮河生态修复费用444万元;非法采砂的共同被告汪某高等人按一定比例在各自所参与的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帮助非法采砂人员逃避处罚的陈某、汪某按一定比例承担相应责任;各被告就其破坏淮河生态环境行为在省级媒体向社会公众公开赔礼道歉。二审维持原判。

【典型意义】

1.抽丝剥茧,科学划分责任。该案系涉及24名被告人的恶势力犯罪集团,共有32起犯罪事实,由于案情复杂且具有代表性,被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定性为淮河流域安徽段非法采砂第一案,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如何科学合理划分民事侵权责任成为本案最大的难题。潘集区人民检察院委托水利行政部门按照非法采砂总量计算出同比重用抛石修复方法的工程量及工程概算,得出赔偿数额。按照“大按份小连带”的原则,以每起犯罪事实的采砂量在全案采砂总量的占比,计算出单起侵权事实的赔偿数额。各起事实之间依采砂数量按份确定赔偿数额。每起侵权事实内部,由参与人员承担连带责任。五艘采砂船主对每艘船只参与采砂事实总体承担连带责任。通风报信人员按比例承担连带责任。检察机关在查明案件事实的基础上,精准适用法定归责原则,层层分剥侵权责任,逐一确定责任范围,使复杂问题简单化,解决了法律适用难题。

2.另辟蹊径,解决鉴定难题。本案生态损害修复费用无法直接鉴定或鉴定费用过高,找到替代性方案是本案关键。办案单位最终以委托专业行政主管部门出具评估报告的方式破解了这一难题。行政主管部门结合环境修复的类似案例,对损害事实出具修复方案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工程概算,并出具《评估报告》。检察机关以《评估报告》作为要求被告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依据,生效判决验证了其可行性,从而节约了诉讼成本,提高了诉讼效率,同时减轻了鉴定费用负担,使被告有限的赔偿能力切实用于生态修复,运用检察智慧实现公益保护资源的充分利用。

3.认罪认罚,转化公益效能。启动检察一体化办案机制,将刑事办案方法与民事追偿技巧充分融合,促使违法行为人预缴环境修复费用,以实际行动认罪悔罪,使得公益诉讼工作的司法效益在短期内直观体现,达到办理一案、警示一片、教育社会面效果,体现出公益诉讼作为新时代检察职能服务保障大局的价值,实现惩治和预防犯罪与保护公益的双赢。

4.以点带面,建立长效机制。检察机关通过提起公益诉讼追究非法采砂破坏淮河生态的违法责任,推动淮河生态修复,建立系列制度机制,强化打击非法采砂的综合效应,遏制非法采砂势头,促使肆意破坏淮河生态的局面得到根本扭转,为落实“依法治砂护淮、保护碧水蓝天”专项行动和打好“三大攻坚战”提供了坚实的司法保障,以实际行动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上一篇: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检察院诉泰州某新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葛某某等人污染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

下一篇:淮北市杜集区人民检察院诉高某失火罪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并督促淮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杜集分局履职行政公..

推荐阅读
湘ICP备17007639号-1   |